文章列表
沉香跟植物有关,却并不是一种木材, 沉香几乎就是在石头上绽放的灿烂花朵,是幽暗处闪耀的明亮光芒。天然沉香是极其稀少的,香木由于雷劈、台风等等原因,折枝断节,再加上天气、环境、时间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沉香才能极其艰难地形成。“海南沉香,一片万钱...
众所周知,沉香自古以来都被用以品鉴和把玩的,但是你知道吗?沉香乃至棋楠还有独特的药用和养生价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奥妙。沉香入药,古来有之,沉香有和润正阳之气,当属第一,奇楠贵为沉香之首,效用更为殊胜,滋阴润阳,调理诸病,无形之妙药。棋...
从《周礼》中记载的汤沐香、礼仪用香,到汉代开始流行“博山炉”薰香,隋唐的中西交流使香料品种增多,制香用香方式日渐丰富,到了宋代,焚香已经成为文人墨客的雅事,与烹茶、挂画、插花”并称“四般闲事”。香作为古人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必备之物,在古人...
很多刚接触沉香的香友,虽然对沉香的昂贵略知一二,但每当第一次碰到奇楠的时候,往往还是被它的天价惊呆。偶尔遇到戴着一串奇楠手串的人说,这手串值100多万,甚至几百万,行外人一般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这就是奇楠,现在奇楠手串过百万元的其实是...
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北宋长洲人(今苏州),主要的政治活动在宋真宗时期,历官工、邢、兵三部尚书等,两度拜为宰相,封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明道年间获赦,景四年卒于光州,终年72岁。在被贬崖州时接触和了解了海南的风土人情和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阅读

清宫沉香的来源和使用

发表时间:2020-09-24 14:12

沉香一直深受中国宫廷的喜爱,清王朝建立后,更是如此,而且清宫对沉香管理有序,沉香的来源、渠道,保管和使用都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所用沉香主要来源以下三个途径:

2.jpg

一、藩属国进贡清代疆域空前广阔,周边的国家大都成为其附属国,在这其中盛产沉香的安南、暹罗等国都位列其中。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生产香料,所以在奉表、纳贡等活动中几乎每次都会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这也是宫廷使用的“番沉香”的主要来源。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国家本身盛产沉香,在“任土做贡”的原则下,沉香作为贡品本身就非常合适。二是清宫对沉香的需求造成了这种局面。自古以来,香料作为名贵的奢侈品受到宫廷的喜爱,沉香尤甚,所以清廷也有意通过各种渠道向附属国表达对沉香的喜好,这些国家也就投其所好的进贡了大量的沉香。除了这些原产国进贡沉香外,一些不产沉香的国家往往会购买一定数量的沉香作为礼品呈送给清廷,这些国家购买沉香的目的也是为迎合宫廷对香料的喜好。因藩属国的沉香产量有限而进贡频繁,清廷为此刻意下旨:“任土作贡,原视物产所宜……即此外沉香等物,若未能备数,不妨就该国所有,如土纨、绢布均可进奉,不必拘定成例,所谓不惟其物惟其意也”。从这条旨意上看,清宫还是希望以沉香作为首选的进贡物品,在沉香不足的情况下,方使用其他物品替代。   

1.jpg

二、官员进贡中国的进贡制度一直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所谓“贡”,原本是与赋税制度相关。清代延续了前代的“任土做贡”的进贡制度,沉香作为我国两广及海南地区的特产,每年都要向宫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清代,沉香例贡由地方官负责采办解送至京。如康熙时,广东布政司每年需解沉香一百斤,到乾隆时广东布政司每年解送的沉香达到三百斤。而雍正时,福建布政司每年需解沉香一百斤入贡。从进贡数量上是很大的。康熙七年,崖州知州张擢士因崖州沉香贡沉重上书朝廷:“况琼属十三州县供香百斤,而崖独有十三斤之数”。可见当时海南地区的香贡的沉重为降低采办沉香对百姓的滋扰,乾隆三十一年曾特地下谕海南的地方官:“应饬黎峒总管、哨管、黎头谕令熟黎普行剃发,杜其假冒生黎滋事,每年例办进贡花梨沉香,向系差票赴黎购买,黎头挨邨拨夫送官领价,易滋扰累,应将每年额贡晓示,豫发价值派总管、哨管、黎头分办运赴免致差役扰累”。这就是采买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扰累了地方百姓,所以皇帝才会下旨“免致差役扰累”。咸丰时还特意裁减了押运沉香贡的“广东省委员解送沉香饭食银”,以减轻百姓的负担。除了土贡的沉香外,还有很多非土贡的沉香进入宫廷清代,宫廷节庆活动众多,地方官会在各类节庆活动时向宫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如在三大节(元旦、端阳、万寿)进贡的沉香。还有一些不定期进贡中也会有一定数量的沉香,如来京陛见贡、谢恩贡、传办贡等,这些沉香大都随着其他的贡品一起入贡。

3.jpg

三、采买。清宫除了收取进贡的沉香外,还会派专人进行采买,以备使用,清宫内所用沉香例由管理香料的广储司茶库司员负责采办交进。此外,一些皇商也会为宫廷采办一些沉香。康熙时,因大量采办沉香多过而下旨量用采买,“即如朕内用沉香,每年二百斤,用尚有余,今办解者已过数倍,此等物件俱令察明,量用采买”。从整个清代来看,采买的沉香数量并不太多,且多集中在前期,后期囿于国家财力的限制,采买的沉香数量比较有限。

沉香在清宫中的使用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集中在月例分发、各类祭祀活动、合香、入药、赏赐和制作器物等以下几个方面

4.jpg

一、月例用香月例使用是清宫使用沉香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月给发各处沉香数目按月具奏,月折一次,一年仍复归奏报销”。后宫的皇太后、皇后等人均有沉香月例,除了妃嫔之外,一些重要的宫殿内也会有月例沉香。清朝在鼎盛时期宫廷使用的沉香数量更大,因不敷使用,不得不裁减一些宫殿使用沉香的数量。乾隆三十七年之前,宫廷四十七处使用沉香的宫殿庙宇共用沉香一百零五斤十两二钱九分,经裁减后剩余六十九斤四两四钱九分。   

二、熏香沉香作为一种香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燃香。清宫使用沉香时往往会将其劈成小丁放置香炉内,以净化室内气味。从档案记载来看,除了临时制作的香丁外,宫廷在各种节日前往往会提前制作一些香丁使用,如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为重阳节“郎中海望员外郎满毗传做备用,沉香方丁八两;紫降香方丁八两;奄叭香八两;芸香八两;大宫香饼一料,计九百个,记此”。清宫除了直接辟香丁使用外,更多的是沉香为主原料大量合香使用。《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些关于沉香的合香香方,如“沉香一两,苏和香,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熟之”。清的合香一般以沉香为主,配以麝香、乳香等做成香饼使用。清宫内的诸如养心殿、皇太后宫等处的沉香月例,一般都用于熏香。

5.jpg

三、入药沉香是稀有的理气活血的药材,有降气除燥、暧肾养脾、顺气制拟等功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于修合各类成药,如沉香丸、沉香散等。清有两个制作成药的机构,分别是药房和内务府造办处。御药房负责宫廷所需药材的炮制和各种成药的加工,保障和管理宫廷用药。造办处的药作、锭子作等也会配制一些药品。清宫药房中将沉香作为配料入药,一般用于修合成药使用药房主要制备帝后日常的丸散膏丹,造办处主项是配制锭子药及军前用药,如清宫配制的平安丸,每年的就用到了大量的沉香(包括伽南香和落水沉)。   

四、祭祀使用将沉香广泛应用于各种祭祀场所,“凡每年各祭祀,需用降真、沉、速等香及炭饼各有定数,俱本寺行文户部移取圆柱沉香、沉香饼、降真香饼、速香块、圆柱速香炭饼俱本寺行文工部移取”。除了祭祀外,各类供佛场合也会使用大量的沉香不定期的祭祀所用香基本也是以沉香为主。

6.jpg

五、赏赐沉香作为稀有的香料,自古就受到贵族的推崇。清代皇帝往往会赏赐一些沉香给臣下或藩部王公等,以作为联系双方感情的纽带。作为赏赐使用的沉香更多的是以器物的形式出现光绪八年九月,清廷“派驻藏办事大臣色楞额往奠班禅额尔德呢,赏银五千两治丧及蟒缎哈达等物,并御用蜜蜡念珠一串,沉香朝珠一盘……”。宣统五年六月初八日,“总管谦和传荣惠皇贵妃额娘赐沉香小扳指一件。”不论是数珠还是扳指,用这种小型的沉香器物作赏赐品是很合适的。   

六、做成器物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有大量关于沉香做成器物的记载,这些详细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皇帝对沉香的喜爱。相较于沉香木,沉香制作的器物体积相对较小,更多是一些把玩器具。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的器物有两类:一是实用器,以数珠、暖手等小型器物为主。二是陈设器物,如炉瓶、底座等。


分享到:
文化 传 播 者   •  财富 分 享 者   •  沉香 匠 研 者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抖音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