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古人著作里的“沉香”沉香所出非一,真腊者为上,占城次之,渤泥最下。宋 叶廷圭《南番香录》番香一名番沉,出渤泥、三佛齐、气旷而烈,价似真腊绿洋减三分之二,视占城减半矣。摘自《香录》“上品出海南黎峒,环岛四郡界皆有之,悉冠诸番所出,又以出万安者...
根据考古资料,最晚在距今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已经用燃烧的香木祭祀神灵,称为“燎祭”。在先秦古籍《诗经》、《楚辞》、《尔雅》和诸子著作中都有使用芳香植物的记载,其中以《楚辞》为最多。《楚辞》中的佩香、饰香、赠香,既运用“美人香草”...
数千年以来,香就广受文人雅士喜爱,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美好气味和净洁本质,是古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也寄托了人的情感和品格。文人们将香记录在册并推广至世人面前,让随之形成的香文化流传至今。屈原是第一个把香引入文学殿堂的人,他在《离骚》里...
“余好睡嗜香,性习成癖,有生之乐在兹。遁世之情弥笃,每谓霜里佩黄金者,不贵于枕上黑甜;马首拥红尘者,不乐于炉中碧篆。香之为用,大矣哉。通天集灵,祀先供圣,礼佛籍以导诚,祈仙因之升举,至返魂祛疫,辟邪飞气,功可回天,殊珍异物,累累征奇,岂惟幽...
海南岛古称崖州,世人即把产于海南的沉香成为崖香。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广引蔡京少子蔡涤《铁围山丛谈》佳句,盛赞海南香:“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清代张嵩,在《崖州志·香类》中评...
多年来一直在我的个人微信号和沉香吧帮助全国各地的香友鉴定沉香。尽管沉香吧和我们的公众号里有很多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科普帖、沉香知识分享帖、经验帖等文章,但是我发现求鉴定者还是越来越多,鉴定物大部分还都是一眼假和白木级的,这些求鉴定者绝大部分都...
今年,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国庆,中秋双节,可谓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国庆是一年一度全国喜大普奔的日子,国人为这一刻的到来,百感深受的是太平的中国,在这伟大的日子里,心中都充满无限感慨。这七十一年的点点滴滴,风风雨雨,它记录的不仅是一段历史...
银叶荧荧宿火明,碧烟不动水沉清;绿屏竹榻澄怀地,细雨轻寒燕寝情;妙境可能先鼻观,俗缘都尽洗心兵;日长自展南华读,转觉逍遥道味生。——《焚香》通常来说,在古时,若贵客登门,主人便会拿出珍藏香材,用隔火熏香的品香方式,慢慢煎烤沉香、奇楠、檀香等...
沉香一直深受中国宫廷的喜爱,清王朝建立后,更是如此,而且清宫对沉香管理有序,沉香的来源、渠道,保管和使用都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所用沉香主要来源以下三个途径:一、藩属国进贡。清代疆域空前广阔,周边的国家大都成为其附属国,在这...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颻影,雷收振怒声。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唐朝·元稹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很多时候,香友们会经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国香”。但是,可并不是所有的“国香”都是海南香,“国香”分为海南沉香、香港沉香、广东沉香、云南沉香等,只不过海南沉香是重要的国香之一而已,而海南沉香也称“琼脂”。   海南沉香可分为“水格”、“黄油...
提及香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香水,香薰等。追本溯源的话,不难发现,早在三千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香。直至康乾盛世期间,用香之广,行香之雅,无不使近世之人望尘莫及。香文化作为一种高雅文化的象征,总是以超然和飘逸的姿态出现在我们对历史的回忆里。那...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本非空,非湮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消,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庄严。我从香严...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
沉香在如今的文玩界可谓是人尽皆知,在古代也为广大文人志士所喜爱。古时候的沉香的使用除了少量药用之外,还有香文化中的熏香、沐衣等。在古代香道文化鼎盛时,对于熏香时的礼仪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极其注重仪式感,而在现代的熏香活动中相对简单。但如今人们...
近年来,沉香逐渐为人所知,沉香市场也慢慢火热起来,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现在沉香市场上假沉香泛滥。面对这样的现状,想要购买、收藏沉香,就更要增强眼力了。今天就和香友们分享一下,如何买到价格合适的好沉香,我们就总...
       说到养生的重要性,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讲的很深刻,在今天看来也没跳出这个范围。养生的重要性现在已经被早前的大众所忽视,不过近几年随着社会上的“亚健康”人群逐年增长,大家似乎将健康与养生结合起来,例如年轻人经常开玩笑时说的“...
  沉香作为高级香材,香韵自是一流,更不用说是奇楠,价格亦不便宜。对此,一些香友虽有心想入手奇楠沉香,却对其高昂的售价有点望而却步。对于新手入门的香友而言,使用沉香精油或者是奇楠勾丝或碎料来熏不仅价格实惠,而且浓缩的沉香精油、奇楠勾丝和奇楠...
       “沉水香,孕结古树腹中,生深山之内,或隐或现,其灵异不可测,似不欲为人知者。识香者名为香仔,数十为群,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分行采购,犯虎豹,触蛇虺,殆所不免。及获香树,其在根在干在枝,外不能见,香仔以斧敲其根而听之,...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广引蔡京少子蔡涤佳句,为海南沉香的美誉度一锤定音:“占城(越南)不若真腊(柬埔寨),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北宋宰相丁谓,在谪居崖州期间,写下崖香名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阅读

玩儿沉香的自我修养

发表时间:2020-09-03 11:53

   自唐宋时期起,就有大量的域外香料涌入我国并逐渐在民间普及,文人阶层在引领香文化方面就成了中流砥柱沉香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木中精灵,它造物者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沉淀才凝结成这一抹令人心醉的香。俗话说,人品沉香沉香品人,是有着自己的品位与物质的双重财富。

柬埔寨菩萨沉摆件.jpg 柬埔寨菩萨沉摆件

在香料的使用中,特别是沉香,在他们的带动下,从简单的闻香发展成了对形、质、味、意的方面鉴赏,感受沉香之美,从生活层次上升为艺术修养。要知道当代香文化并不像古时唐宋那样普及,随着上世纪野生沉香的大肆砍伐,现在的野生沉香在市面上标价越来越高,而与之出现的人工种植沉香虽然和野生沉香相比价格更加平民一些,但是也是普通人家在不了解沉香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去专门购买甚至品玩,那玩儿沉香的都是需要什么呢?

一方面,沉香最重要的是对待沉香的态度,求真务实还是盲目攀比,就体现出一个人思想境界。求真务实往往基于自己的财力和需求,即我需要什么形状的沉香是随形、手串、切片或者是大件等,或者是喜欢什么产地的沉香,针对以上两点再结合自己的财力进行判断并购买。而盲目攀比则是什么贵的就买什么,打破自己财力都要去购买,这样就没意思了。眼力、财力、运气是玩沉香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玩儿沉香不去求真务实,那么很可能就会因为急于求成,上当受骗,有的香友往往花了大量的钱财也不得沉香的意境。

海南尖峰岭虫漏摆件.jpg海南尖峰岭虫漏摆件

收藏不分贵贱,小收藏不一定差,大收藏也不一定好。作为香友来说,在具备眼力不具备财力的情况下,不一定非得要收藏到几百万或者数千万一件的沉香物件,才算意义。收藏沉香本就是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情调的事情,如果有“非大件不收藏”样的思想,则会令生活增加负担,徒添烦恼。收藏品级比较好的沉香小件,同样也能满足对沉香的追求比如收藏几万左右的沉香小件,挂件、手串等,不仅能随身佩戴,而且通过这些小件,让自己开阔视野,愉悦身心,更深入地了解沉香文化,这也不失为一种雅致

海南种植奇楠九分沉长链.jpg 海南奇楠九分沉长链

沉香市场,平和心态很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但是财力和运气不到,沉香也是与我们无缘。即使财力和运气都到了,没有眼力辨别真伪,或者不能发现是否具有潜在价值的沉香,也是与我们无缘。购买沉香,我们首先具备眼力,即便那些商界精英或者政界精英,没有时间苦心钻研具备一定的鉴藏眼力,但必须要借助鉴藏眼力的人来为之把关。其次就是藏有所取,即:你喜欢那一个门类?准备投资那一个门类?开始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全面开花,不说精力和财力有限,就是一个门类的收藏,也是牵扯到很多的知识和内容。就拿奇楠来说,单奇楠的形成、分类及香气特征,与沉香区别等相关知识就牵扯到很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一个门类搞透彻了,再跨到另一个门类直到形成整体的系统

另外一个方面,在很多香友买到自己心仪的沉香物件之后,对其保养不当。有的香友好不容易买到一件真品对其爱不释手,随时佩戴,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甚至与一些液体接触,这难免会破坏沉香的外形和气味;有的香友买了自己喜欢的藏品后,又十分珍惜地放在密封袋子里,很少佩戴,这也不妥。虽然放密封袋子里可以让沉香香味更持久,但如果不佩戴它,也会少了一分“人味”,也达不到它的功效。所以,正确对待自己收藏的沉香物件,是很重要的事情,如何用正确的态度保养它,也是我们去学习的。

海南种植奇楠单圈沉水手串.jpg 海南奇楠单圈沉水手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沉香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要说到收藏,就不是简单的购买那么容易,目前市场上沉香假冒伪劣产品颇多,收藏假香的人也不少,而要成为真正的沉香收藏家,首先就需要收藏真品,把收藏沉香看作是对中国沉香文化发展的延续。这样,通过收藏沉香,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修养和体会沉香收藏带来的精神享受。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能建立真正的、健康的收藏观和认识观,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发展中国沉香文化。


分享到:
文化 传 播 者   •  财富 分 享 者   •  沉香 匠 研 者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抖音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