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先秦时期,边陲与海外的沉香尚未大量进入内地,故内地以香草为主,如兰椒、芷、桂等植物。汉武帝执政,击溃了匈奴并统一了西南,盛产沉香的边陲地区进入了西汉版图,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大量的沉香开始流入内地。基督教-圣经约翰福音...
奇楠,是沉香的中的一种,即伽南香,沉香的别名。清代查慎行《与陈漳浦莘学话旧》诗:“山租输海贝,市舶贱迦楠。”是极品沉香中的极品,古代称为琼脂,比之沉香更加温软,极其珍贵。“奇楠”是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多伽罗”,后来又有“伽蓝...
江南九月菊花香,猎子牵黄与臂苍。岁幸丰登连楚越,地非硗薄比渠凉。雨收甘泽归三印,雷敛神功入五箱。作解工夫都了毕,不须赤子更回皇。——《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一》 今年的九月,我总感觉有些不太一样。九月,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是炎炎夏日转变为金黄丰收的...
   自唐宋时期起,就有大量的域外香料涌入我国并逐渐在民间普及,文人阶层在引领香文化方面就成了中流砥柱。沉香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木中精灵,它时造物者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沉淀才凝结成这一抹令人心醉的香。俗话说,人品沉香沉香品人,它是有着自己的品位与物...
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林清玄     初遇沉香时,从它燃起的那一刻开始,娉婷的姿态荡漾着我的心田,随着它一步一步占领我的嗅觉,绷紧已久的神经就像被抚慰了一般,它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心脏跳动随之舒缓,我和世界仿佛隔了一道门...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北宋]张耒《秋蕊香》线香即无竹芯的香,也叫直条香、草香。由骨料,粘结料,香料,色素及辅助等材料组成。早在宋明时期就已经出现,线香燃烧时间比较长,所以又被称为“仙香”或“长寿香”,古时候常见寺庙以线香长度作...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宋代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升华,香道讲究静...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形成了一个成熟完备的香学理论体系。它与中医学、佛学、道学等传统理论一脉相...
中华传统文化中用香的习俗开始于先秦,初成于秦汉,于六朝中成长,至隋唐得以完备,在宋代,发展成了全社会都盛为流行的习俗,最为鼎盛。在南宋时期,官贵之家常设“四司六局”,负责掌管“沉香、檀香、龙涎、沈脑、清和、清福异香、香叠、香炉、香球”及“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 (汉)《迢迢牵牛星》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清·胤禛《七夕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处暑...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立秋》[宋]刘翰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
说起中国香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了儒、释、道、医、武、易、礼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学科;其中包含了香历史、香文学、香器、香具、香方、香料、香席、制香、用香、识香、辨香等内容;并融汇了考古、美术、设计、音乐、自然科学、植...
焚香,从传统文化已经进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袅袅的轻烟有别于西式的香水,有其独特的品味及功效,能让身心放松、获得愉悦与宁静;同时也适用于瑜伽、禅修、阅读、办公、品茶、聚会等等活动。但挑选香气之前,要认真找到天然无添加化学香精或其他无化学成分的...
香道,从呼吸去享受香气,养身健体,宁气安神,上通天界养神,下接地缘精华,中纳人之常俗。品茗,诗歌,读书,抚琴,书画,都以香为助。第一次和香道结缘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我去到一个香道馆,那次的香道老师是一位非常古典气质的温婉女子,举手投足间都散发...
摘要:中国香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中国香文化不仅贯穿在中华文明史中,而且对中国的周边地区产生过深远影响。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香文化的学术研究比较缺乏,因此,中国香文化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术领域。中国香文化在从香料体系、工艺仪轨、交往流通,到...
“焚香”焚香在宋朝是四般闲事之首,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宋人皆爱香如痴,宋朝皇室与权贵以用香为尚,各种重要的仪式、庆典、祭祀等都要焚香与熏香。在丁谓的《天香传》中记录了真宗之天书祥瑞、封禅、建宫观等崇道活动时使用大量的沉水香与乳香的情...
窗外春雨时分,淅淅沥沥的雨滴飘散在篱落外,甘露扬扬洒洒,零落于花草丛间。这花,这景,让人忆起了那个轻倚东篱把酒消愁的女子,曾抚青梅嗅,暗香盈满袂;忆起她摆弄梅花,醉眼无好意,却赢得满衣清泪;忆起那飘散在云中的锦书,那朦醒时红红的烛花,那袅袅...
沉香和香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越玩越能有更多的体会,但对于沉香和香文化不同地方之间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比如传统香道传承最好的日本,现代中式的发源地—台湾,包括咱们国内大陆这边都有自己的说法,很多时候该听哪家的话令人感到迷惑。不知道香友们有没...
文章阅读

佛教中的沉香

发表时间:2020-09-10 15:41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本非空,非湮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消,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庄严。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2.png

沉香在中国绵延数千年,既代表了一种香文化的传承,也见证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兴衰存亡。人类喜香是天性使然,国人用香的历史也极为悠久,但是真正细究沉香传入中国的时间,怕是难根底,不过,从一些现存的史料中我们能够得知,沉香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当时,秦汉一统中原,疆域辽阔,沉香作为贡品被南方的一些小国进贡给朝廷,而后,慢慢在中国普及

4.jpg   但是,沉香真正广泛应用还属佛教在中国的兴起,如果说沉香的沉静悠远适合佛家,那么在沉香林中修行,更能使行者的修行增长。林相优美,静谧清幽,极适合游憩、灵修区之景观,对其他树种不产生排挤,祥和洁净的环境,使人心欢喜,心明性悟。香是净土中常见的庄严,是人生命的向往,使人身心舒畅的世界。悲华经、耶婆论经中,将香详述是净土中常见的殊胜庄严之一。也有记载香的净土,如维摩诘经中的香积国土,华严经中也说华藏世界被重重无数的香水海所围绕。用香是佛教的一种礼仪礼节,有助于个人修行、明心见性,而沉香在腐朽之木中结香而成,醇厚内敛,有如修行者在艰辛万难之下才修成正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烧香是佛教弟子礼佛、敬佛的重要内容,表示虔诚供养三宝之意,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有助于内心的清净虔诚,根本上来表达对菩萨的尊敬与感激。佛教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应的就是六尘中的色、声、香、味、触、法,早上点香,在香气中心平气和开始一天,将佛教精神落实到实处;晚上点香,用来反省、总结,如此终而复始,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沉香在供佛中被视为上等品,《苏悉地羯罗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载,修佛部法应燃烧沉水香,金刚部应燃烧白檀香,莲华部应燃烧郁金香。其经卷下《备物品》中载成就诸真言须备办五种香,即沉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楞严经》中谈到诸根圆通法门,其中香严童子就是因闻沉水香而发明无漏,证得罗汉果位。

5.jpg

沉香木腐朽后,受到真菌的感染,醇化后结香形成了沉香,成为了一种珍贵的香料,正如佛教中的“生死”,在世间轮回中,没有绝对的死,也没有绝对的生,这一道的死是下一道的生。元前400700年左右,历史即记载沉香使用于宗教仪式中的历史。佛教《法华经》卷十九〈法师功德品〉中有详述,说明沉香是佛教中重要的供养之一,以唯一能通三界的香气而着称佛门中人认为每日燃香供奉是对佛祖以及菩萨最高的敬畏。沉香香气清幽淡雅,烟形虚无缥缈,人们认为自己的愿望可以通过沉香的香烟传递给上苍,以达到祈祷的效果。所以沉香成为佛教香料的专宠。气味美好,能袪除种种不净。佛教界对于沉香末、片,一般用于参禅静坐或诵经法会熏坛、洒净、燃烧。沉香木块通常制作成佛珠佩挂于身上、手腕,于念经时拨动佛珠,沉香受体温加热,同时散发香气以定神安邪灵。

6.jpg   沉香最初的广泛应用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佛教典藏《阿含经》、《华严经》、《楞严经》、《六祖坛经》以及许多密宗经典中都有关于沉香的大量记载沉香也被佛门中人认为是唯一能够通达“三界”的圣物。我们也一向将沉香等香料的运用视为宗教文化的一隅汉晋时期,“百姓敬鬼神,凭香烟缥缈;贵胄玉临风,赖香送温情。”这点也可以得到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地位上升,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力度加大,沉香在佛教众多的香品中位于上乘,佛教的兴盛在这一时期带动了沉香的流传和广泛使用,当时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开始用沉香来熏衣,奉佛。隋唐时期,香文化达到鼎盛时期,佛道两家在这一时期也最为兴盛,因着宗教信仰的普遍性缘由,很多人开始用香,而沉香在诸多的香料中,无疑是最好的一种,但凡王宫贵胄基本上都选择使用沉香香料。及至宋元时期,虽然儒学思想居上,但是北宋诸帝,多承祖宗太祖、太宗成规,保护佛法,由此儒释道三家并行。而且都提倡使用香料,用香也逐渐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相比于其他的香料而言,沉香质好价高,一般的百姓很难用起,但是这不妨碍人们对于沉香的痴迷。

沉香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是最慈悲的树种,也是修行最好的环境。反映出佛法的智慧、一切众生圆满成佛。


分享到:
文化 传 播 者   •  财富 分 享 者   •  沉香 匠 研 者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抖音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