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著作里的“沉香”沉香所出非一,真腊者为上,占城次之,渤泥最下。宋 叶廷圭《南番香录》番香一名番沉,出渤泥、三佛齐、气旷而烈,价似真腊绿洋减三分之二,视占城减半矣。摘自《香录》“上品出海南黎峒,环岛四郡界皆有之,悉冠诸番所出,又以出万安者... 根据考古资料,最晚在距今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已经用燃烧的香木祭祀神灵,称为“燎祭”。在先秦古籍《诗经》、《楚辞》、《尔雅》和诸子著作中都有使用芳香植物的记载,其中以《楚辞》为最多。《楚辞》中的佩香、饰香、赠香,既运用“美人香草”... 数千年以来,香就广受文人雅士喜爱,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美好气味和净洁本质,是古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也寄托了人的情感和品格。文人们将香记录在册并推广至世人面前,让随之形成的香文化流传至今。屈原是第一个把香引入文学殿堂的人,他在《离骚》里... “余好睡嗜香,性习成癖,有生之乐在兹。遁世之情弥笃,每谓霜里佩黄金者,不贵于枕上黑甜;马首拥红尘者,不乐于炉中碧篆。香之为用,大矣哉。通天集灵,祀先供圣,礼佛籍以导诚,祈仙因之升举,至返魂祛疫,辟邪飞气,功可回天,殊珍异物,累累征奇,岂惟幽... 海南岛古称崖州,世人即把产于海南的沉香成为崖香。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广引蔡京少子蔡涤《铁围山丛谈》佳句,盛赞海南香:“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清代张嵩,在《崖州志·香类》中评... 多年来一直在我的个人微信号和沉香吧帮助全国各地的香友鉴定沉香。尽管沉香吧和我们的公众号里有很多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科普帖、沉香知识分享帖、经验帖等文章,但是我发现求鉴定者还是越来越多,鉴定物大部分还都是一眼假和白木级的,这些求鉴定者绝大部分都... 今年,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国庆,中秋双节,可谓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国庆是一年一度全国喜大普奔的日子,国人为这一刻的到来,百感深受的是太平的中国,在这伟大的日子里,心中都充满无限感慨。这七十一年的点点滴滴,风风雨雨,它记录的不仅是一段历史... 银叶荧荧宿火明,碧烟不动水沉清;绿屏竹榻澄怀地,细雨轻寒燕寝情;妙境可能先鼻观,俗缘都尽洗心兵;日长自展南华读,转觉逍遥道味生。——《焚香》通常来说,在古时,若贵客登门,主人便会拿出珍藏香材,用隔火熏香的品香方式,慢慢煎烤沉香、奇楠、檀香等... 沉香一直深受中国宫廷的喜爱,清王朝建立后,更是如此,而且清宫对沉香管理有序,沉香的来源、渠道,保管和使用都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所用沉香主要来源以下三个途径:一、藩属国进贡。清代疆域空前广阔,周边的国家大都成为其附属国,在这...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颻影,雷收振怒声。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唐朝·元稹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很多时候,香友们会经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国香”。但是,可并不是所有的“国香”都是海南香,“国香”分为海南沉香、香港沉香、广东沉香、云南沉香等,只不过海南沉香是重要的国香之一而已,而海南沉香也称“琼脂”。 海南沉香可分为“水格”、“黄油... 提及香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香水,香薰等。追本溯源的话,不难发现,早在三千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香。直至康乾盛世期间,用香之广,行香之雅,无不使近世之人望尘莫及。香文化作为一种高雅文化的象征,总是以超然和飘逸的姿态出现在我们对历史的回忆里。那...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本非空,非湮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消,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庄严。我从香严...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 沉香在如今的文玩界可谓是人尽皆知,在古代也为广大文人志士所喜爱。古时候的沉香的使用除了少量药用之外,还有香文化中的熏香、沐衣等。在古代香道文化鼎盛时,对于熏香时的礼仪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极其注重仪式感,而在现代的熏香活动中相对简单。但如今人们... 近年来,沉香逐渐为人所知,沉香市场也慢慢火热起来,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现在沉香市场上假沉香泛滥。面对这样的现状,想要购买、收藏沉香,就更要增强眼力了。今天就和香友们分享一下,如何买到价格合适的好沉香,我们就总... 说到养生的重要性,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讲的很深刻,在今天看来也没跳出这个范围。养生的重要性现在已经被早前的大众所忽视,不过近几年随着社会上的“亚健康”人群逐年增长,大家似乎将健康与养生结合起来,例如年轻人经常开玩笑时说的“... 沉香作为高级香材,香韵自是一流,更不用说是奇楠,价格亦不便宜。对此,一些香友虽有心想入手奇楠沉香,却对其高昂的售价有点望而却步。对于新手入门的香友而言,使用沉香精油或者是奇楠勾丝或碎料来熏不仅价格实惠,而且浓缩的沉香精油、奇楠勾丝和奇楠... “沉水香,孕结古树腹中,生深山之内,或隐或现,其灵异不可测,似不欲为人知者。识香者名为香仔,数十为群,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分行采购,犯虎豹,触蛇虺,殆所不免。及获香树,其在根在干在枝,外不能见,香仔以斧敲其根而听之,...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广引蔡京少子蔡涤佳句,为海南沉香的美誉度一锤定音:“占城(越南)不若真腊(柬埔寨),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北宋宰相丁谓,在谪居崖州期间,写下崖香名篇... |
清宫沉香的来源和使用发表时间:2020-09-24 14:12 沉香一直深受中国宫廷的喜爱,清王朝建立后,更是如此,而且清宫对沉香管理有序,沉香的来源、渠道,保管和使用都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所用沉香主要来源以下三个途径: 一、藩属国进贡。清代疆域空前广阔,周边的国家大都成为其附属国,在这其中盛产沉香的安南、暹罗等国都位列其中。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生产香料,所以在奉表、纳贡等活动中几乎每次都会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这也是宫廷使用的“番沉香”的主要来源。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国家本身盛产沉香,在“任土做贡”的原则下,沉香作为贡品本身就非常合适。二是清宫对沉香的需求造成了这种局面。自古以来,香料作为名贵的奢侈品受到宫廷的喜爱,沉香尤甚,所以清廷也有意通过各种渠道向附属国表达对沉香的喜好,这些国家也就投其所好的进贡了大量的沉香。除了这些原产国进贡沉香外,一些不产沉香的国家往往会购买一定数量的沉香作为礼品呈送给清廷,这些国家购买沉香的目的也是为迎合宫廷对香料的喜好。因藩属国的沉香产量有限而进贡频繁,清廷为此刻意下旨:“任土作贡,原视物产所宜……即此外沉香等物,若未能备数,不妨就该国所有,如土纨、绢布均可进奉,不必拘定成例,所谓不惟其物惟其意也”。从这条旨意上看,清宫还是希望以沉香作为首选的进贡物品,在沉香不足的情况下,方使用其他物品替代。 二、官员进贡。中国的进贡制度一直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所谓“贡”,原本是与赋税制度相关。清代延续了前代的“任土做贡”的进贡制度,沉香作为我国两广及海南地区的特产,每年都要向宫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清代,沉香例贡由地方官负责采办解送至京。如康熙时,广东布政司每年需解沉香一百斤,到乾隆时广东布政司每年解送的沉香达到三百斤。而雍正时,福建布政司每年需解沉香一百斤入贡。从进贡数量上是很大的。康熙七年,崖州知州张擢士因崖州沉香贡沉重上书朝廷:“况琼属十三州县供香百斤,而崖独有十三斤之数”。可见当时海南地区的香贡的沉重,为降低采办沉香对百姓的滋扰,乾隆三十一年曾特地下谕海南的地方官:“应饬黎峒总管、哨管、黎头谕令熟黎普行剃发,杜其假冒生黎滋事,每年例办进贡花梨沉香,向系差票赴黎购买,黎头挨邨拨夫送官领价,易滋扰累,应将每年额贡晓示,豫发价值派总管、哨管、黎头分办运赴免致差役扰累”。这就是采买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扰累了地方百姓,所以皇帝才会下旨“免致差役扰累”。咸丰时还特意裁减了押运沉香贡的“广东省委员解送沉香饭食银”,以减轻百姓的负担。除了土贡的沉香外,还有很多非土贡的沉香进入宫廷。清代,宫廷节庆活动众多,地方官会在各类节庆活动时向宫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如在三大节(元旦、端阳、万寿)进贡的沉香。还有一些不定期进贡中也会有一定数量的沉香,如来京陛见贡、谢恩贡、传办贡等,这些沉香大都随着其他的贡品一起入贡。 三、采买。清宫除了收取进贡的沉香外,还会派专人进行采买,以备使用,清宫内所用沉香例由管理香料的广储司茶库司员负责采办交进。此外,一些皇商也会为宫廷采办一些沉香。康熙时,因大量采办沉香多过而下旨量用采买,“即如朕内用沉香,每年二百斤,用尚有余,今办解者已过数倍,此等物件俱令察明,量用采买”。从整个清代来看,采买的沉香数量并不太多,且多集中在前期,后期囿于国家财力的限制,采买的沉香数量比较有限。 沉香在清宫中的使用,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集中在月例分发、各类祭祀活动、合香、入药、赏赐和制作器物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月例用香。月例使用是清宫使用沉香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月给发各处沉香数目按月具奏,月折一次,一年仍复归奏报销”。后宫的皇太后、皇后等人均有沉香月例,除了妃嫔之外,一些重要的宫殿内也会有月例沉香。清朝在鼎盛时期宫廷使用的沉香数量更大,因不敷使用,不得不裁减一些宫殿使用沉香的数量。乾隆三十七年之前,宫廷四十七处使用沉香的宫殿庙宇共用沉香一百零五斤十两二钱九分,经裁减后剩余六十九斤四两四钱九分。 二、熏香。沉香作为一种香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燃香。清宫使用沉香时往往会将其劈成小丁放置香炉内,以净化室内气味。从档案记载来看,除了临时制作的香丁外,宫廷在各种节日前往往会提前制作一些香丁使用,如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为重阳节“郎中海望员外郎满毗传做备用,沉香方丁八两;紫降香方丁八两;奄叭香八两;芸香八两;大宫香饼一料,计九百个,记此”。清宫除了直接辟香丁使用外,更多的是沉香为主原料大量合香使用。《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些关于沉香的合香香方,如“沉香一两,苏和香,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熟之”。清宫的合香一般以沉香为主,配以麝香、乳香等做成香饼使用。清宫内的诸如养心殿、皇太后宫等处的沉香月例,一般都用于熏香。 三、入药。沉香是稀有的理气活血的药材,有降气除燥、暧肾养脾、顺气制拟等功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于修合各类成药,如沉香丸、沉香散等。清宫有两个制作成药的机构,分别是药房和内务府造办处。御药房负责宫廷所需药材的炮制和各种成药的加工,保障和管理宫廷用药。造办处的药作、锭子作等也会配制一些药品。清宫药房中将沉香作为配料入药,一般用于修合成药使用。药房主要制备帝后日常的丸散膏丹,造办处主项是配制锭子药及军前用药,如清宫配制的平安丸,每年的就用到了大量的沉香(包括伽南香和落水沉)。 四、祭祀使用。清宫将沉香广泛应用于各种祭祀场所,“凡每年各祭祀,需用降真、沉、速等香及炭饼各有定数,俱本寺行文户部移取圆柱沉香、沉香饼、降真香饼、速香块、圆柱速香炭饼俱本寺行文工部移取”。除了祭祀外,各类供佛场合也会使用大量的沉香,不定期的祭祀所用香基本也是以沉香为主。 五、赏赐。沉香作为稀有的香料,自古就受到贵族的推崇。清代皇帝往往会赏赐一些沉香给臣下或藩部王公等,以作为联系双方感情的纽带。作为赏赐使用的沉香更多的是以器物的形式出现,光绪八年九月,清廷“派驻藏办事大臣色楞额往奠班禅额尔德呢,赏银五千两治丧及蟒缎哈达等物,并御用蜜蜡念珠一串,沉香朝珠一盘……”。宣统五年六月初八日,“总管谦和传荣惠皇贵妃额娘赐沉香小扳指一件。”不论是数珠还是扳指,用这种小型的沉香器物作赏赐品是很合适的。 六、做成器物。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有大量关于沉香做成器物的记载,这些详细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皇帝对沉香的喜爱。相较于沉香木,沉香制作的器物体积相对较小,更多是一些把玩器具。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的器物有两类:一是实用器,以数珠、暖手等小型器物为主。二是陈设器物,如炉瓶、底座等。
|